2011年3月31日星期四

外记处境急剧恶化 中共已不在乎外部形象(图)

德国之声 3/30/2011

北京王府井是茉莉花集会地点之一
2月中旬的王府井街头

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访华前夕,26名在华工作的德国记者发出联名信,呼吁他致力于促进外国记者在华工作条件得到改善。德国电视一台(ARD)驻京记者克里斯蒂娜·阿德哈特(Christine Adelhardt)就此接受了德国之声采访。

德国之声:对您来说,在中国的工作条件恶化表现在哪些地方?

Christine Adelhardt: 外国记者在中国的工作条件出现极端恶化。从法律方面来说,情况非常不明了,以前使用的条文现在都变了。以前我们做采访只须征得受访人同意就行了。而现在的情况是,当局要求我们不仅要在采访前事先征得受访人的同意,而且还得征求有关当局的同意。比如说,在街上做一个随机调查,本来征求被访者同意就行了。而现在,我们的摄制组做了这样一个街头调查后,就有警察来找我们,告诉我们必须事先申请在这条街作调查的许可才行。现在的法律条款非常不明确。

我们的经验是,一方面我们从当局那里根本得不到采访许可,另一方面,我们希望找的采访对象被警方威胁不得接受外国记者采访,因此出于害怕而拒绝我们的采访要求。我们还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想就一些话题采访大学教授,他们本来已经同意了,但后来又告知我们学校领导要求他们不能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总而言之,外国记者的处境极端恶化。

德国之声: 这种情况是只限于北京还是包括其它地方?

Christine Adelhardt: 不仅只限于北京。比如说我们现在计划做一个旅游报道,并且联系了相应的省份。但现在我们获知不能前往,我们不受欢迎。也就是说,受到限制的不仅是政治敏感话题,还包括一般性的,多样性的话题。从其他同行那里我也得知,这种情况也不只是出现在北京,而是出现在各个省。

德国之声: 如果不是带着摄制组,而是不太引人注目地去采访,情况是否会好一些呢?

Christine Adelhardt: 如果不带摄制组、不会让人一眼看出是记者当然会好一些。但是,我想报刊记者也会碰到麻烦,因为还没等你去,采访对象就表示拒绝了。或者去了之后,发现警察已经知道了。最后是警察来接待记者,让记者回家。所以说,平面媒体记者虽然不像我们拿着摄像机那么显眼,但从对待外国记者的整体氛围来讲,我们的情况都一样。只要能给我们设置障碍就会给我们设置障碍。

德国之声: 这种糟糕的情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Christine Adelhardt:可以确切地说是从网上首次出现呼吁举行茉莉花抗议以来,也就是一月底。在阿拉伯世界-突尼斯、埃及出现变革和政治断层后,举行茉莉花抗议的呼吁也出现在中国的网络上。从那以后,外国记者就受到更大压力。我们都被警察找了去,训了话,照了像,被威胁说如果触犯了法规就不能得到工作许可,其实我们中没有人想触犯法规。

德国之声:您寄希望于德国外长在访问中为改善外国记者工作条件施压吗?

Christine Adelhardt: 我希望他在访问中能够有机会谈及这个问题。但是情况会不会出现改变,对此,我并不抱希望。在我看来,当局的恐惧心理太重。虽然到目前为止,抗议还是在虚拟空间中,街上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抗议,但北京当权者太担心中国也会出现像突尼斯和埃及那样的情况,以至于他们不惜一切想要阻止类似情况出现。对世界其它地方怎么想,他们根本不管,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保卫权力、巩固权力上。不要出事比自己的形象可能受损更重要。

德国之声:您现在如何开展日常工作呢?

Christine Adelhardt:非常艰难。这种尴尬处境总是和话题有多敏感有关。我想,不是太敏感的话题,他们还是会让我们做的。如果是敏感话题的话,我们会受到压力-当然因为我们是外国记者,所以不用害怕中国政府,但是我们的采访对象就不一样了。因此我总是会仔细考虑,愿意和我们谈某个话题的采访对象会在警方那里遇到什么样的麻烦。在这里,公民失踪,被关进警察局已经成为家常便饭。我们当然希望做报道,但我不希望因为我的报道而让某个人受伤害或面临危险。

德国之声:那么哪些话题属于敏感话题呢?当前的核危机也是吗?

Christine Adelhardt:老实说,从我到中国以来,还没有碰到过哪个话题不属于敏感话题的情况。因为每个话题,中国政府都想主导视听。对核能源更是如此。因为核电站是国营的,大规模扩展核计划不属于讨论之列。中国公众没有机会讨论要不要核电厂,一切都由上面决定并实施。很清楚,随着日本发生核灾难,中国也开始讨论核电站安全问题,是不是该新建这么多核电站。这当然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因为这涉及到质疑一个自以为是的极权政权所作出的决定。

德国之声:难道中国政府一点都不害怕自己的对外形象因为威胁限制外国记者而受损吗?

Christine Adelhardt:我刚才也谈到,有一些部门的官员意识到这对中国的形象不利,会毁坏从奥运会放松对外国记者限制以来建立的好形象,但是,我认为,在对外形象和对内权威的权衡中,当局认为,内政更为重要。他们更担心真的会发生抗议活动,社会断层问题会爆发,这一切当局都想掩盖起来,因此,他们情愿对外形象受损,而不愿冒可能出现抗议运动的风险。

德国之声:您怎么看中国目前的人权状况?

Christine Adelhardt:我们的工作条件以及中国人权人士状况出现恶化是从去年公布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开始的。刘晓波获奖可以说给了中国政府一个沉重打击。中国领导人认为,刘晓波是罪犯,因此被判刑11年,其他国家怎么能把和平奖颁发给一个犯了罪的人。这一事件在国外媒体中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话题,而在中国却几乎没有报道。我们的中国同行根本不允许报道此事,因为我认为,大部分中国人根本不知道中国出了个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从那以后,情况就变得糟糕起来,而在网上出现茉莉花抗议后,情况更是急剧恶化。因为相关报道会使更多人知道这一抗议。这正是中国当局所不希望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