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媒体报道”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媒体报道”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1年4月7日星期四

梁京评论:中国危机在加速恶化

    2011-04-05  梁京

    最近国际上连续发生的重大事件让人们看到,21世纪的人类依然面临著大动荡大灾难的威胁。如果说20世纪人类的灾难主要源自所谓“先进国家”的争霸野心,那么21世纪人类的灾难则很可能主要来自所谓“失败国家”(failed states)内部动乱的蔓延。最近的国际事态表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在全球“维稳”,已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这不禁令人想到,如果中国内部的危机也以大灾大难的方式爆发,将不仅是中国人的噩梦,也是全世界的噩梦。不幸的是,最近的国内事态说明,这种危险不仅存在,而且还在增长。


    中国虽然已经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但按人均收入计算,并未走出“失败国家”的危险区。在政治和法律制度上,这一点更为明显。中国并没有真正解决最高权力稳定过渡的问题,而这正是“失败国家”最重要的特征。

    目前的中国正处在最高权力过渡的敏感期,由邓小平设计的权力过渡体制面临著严峻的考验。邓的设计排除了类似埃及和利比亚那样的强人独裁并传位于子的危险,但由于对最高权力依然不存在有效制约,任期有限给政治稳定带来了新的风险,那就是前任领导人在任期内不负责任地“把权力用足”,让后任接手面临“不可治理状态”,而这正是中国现在遭遇的问题。

    我们现在都知道,邓小平选择胡锦涛接江泽明的班带来灾难性后果。胡并无治国能力,只是想做十年太平皇帝,他不仅没有实行许多人期待的“新政”,而且把江泽民时代就出现的各种危机发展到了极端严重的地步。现在,胡的任期还有两年,一个焦点问题就是他会不会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使危机更加恶化?看来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胡锦涛这样做。

    在政治方面,胡锦涛全面扩大了政治迫害的范围,不仅以“颠覆”的罪名把更多维权人士投入监狱,判以重刑,而且系统地把一些敢言的知识分子清出媒体。胡锦涛正在自觉地把许多原本持温和政治立场的知识分子,推到与中共政权对立的一边。这明显是一种保自己任期“稳定”,事实上加剧政权危机的选择。

    在反腐方面,胡锦涛“加大了力度”,把更多类似刘志军这样众人皆知的大贪官“抛出来”。但谁都知道,这种表面文章根本不可能改变大小官僚的贪腐行为,而只会让他们更疯狂。最近一期《南方周末》发表的文章说,现在“官小、胆大、钱多”的案子越来越多。

    在经济方面,胡锦涛把大规模建设保障房作为改善民生的押宝之举。这一决策包含著巨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风险。对此,叶檀已经提出3600万保障房的计划应砍掉一半的主张。而胡温控制房价的举措,也正在招致地方政府前所未有的公开抵制。无论是胡温强行推进大规模建设保障房的“乌托邦运动”,还是在地方政府的抵制下败下阵来,都只能会加剧中国的经济危机。国际金融机构已经发出警告,中国严重失衡的经济在两三年内“硬著陆”的风险正在增加。

    胡锦涛不顾后果保自己任期“平安”,已经引起了即将接班的太子党不满。不久前,习近平放言“功成不必在我任期”就是明证。这句话还告诉我们,太子党已经认识到不可能再搭顺风船,而不得不应对动荡的风暴。

    那么,太子党会把中国引向何处呢?人们注意到,胡锦涛全面加剧中国危机已经让社会乱像丛生。最近发生的药家鑫撞人杀人事件让我们看到,过去二十年疯狂的财富瓜分过程,已经生成了一个毫无道德是非和底线的“恶少”阶层,矛盾重重的中国社会随时可能爆发严重的危机。

    面对如此严重的挑战,胡锦涛无能为力,也不可能与太子党共商大计。这种政治格局正在促使太子党中的激进倾向获得越来越大的势头。3月28日,“重庆万人重温入党誓言同唱红歌”的“壮举”,发出了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太子党已经等不了胡锦涛“平安下马”,而是迫不及待地推动中国向左急转。

    对于重庆万人红海洋的壮举,有朋友评论说,“这不是说明薄熙来也没有办法了吗?”此言代表了许多人的感受,也反映了中国危机加速恶化的现实。

美联独家:寻觅到茉莉花幕后发声团队(图)



4月3日(周日),韩国首尔,茉莉花幕后组织团队成员“森林智力”。(图片:美联社)


【看中国记者林雅丽编译】据美联社4月6日(周三)独家报道,互联网上出现的一些号召中国民众举行“茉莉花”民主散步运动的匿名呼吁,玩得北京独裁政府团团转。那么谁是幕后发声机?美联社发现了这支由20人组成的团队,他们绝大多数受过很高的教育,精通网路,分布在中国国内、国外。


网络上出现的这些呼吁,敦促中国民众举行和平“散步”,以促使中国走向民主。这些呼吁引发当局采取了多年来最广泛的打压,以防出现象中东及北非那样(的反政府浪潮)。由于北京严密的安保措施,实际上基本没有出现茉莉花抗议事件。


在过去七周内,美联社追踪到一个团队,是他们将“茉莉花散步”号召公布上网。

他们说他们的团队有20人,绝大多数都是中国的年轻人,其中8人在国内,12人在海外不同国家。

他们自称是“中国茉莉花革命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但他们并非是唯一一个发出茉莉花散步号召的消息来源,此外还出现了另外4家。这个“发起人”团队显然组织完善,团队成员各自去招募和管理社交网站并搜集反馈信息。

美联社在对其中四名成员的采访中发现他们具有相似的背景:他们长大后厌恶北京的独裁统治,不满中国社会到处都是不公正与不平等。

其中一名成员周日在韩国首尔一家咖啡馆接受了美联社的采访。这位网名叫“森林智力”的22岁计算机系学生表示:“出生于1980年代后期与1990年代的这一代人,基本都认为自己在有生之年一定能见到一党专政的结束,一党专政不可能‘活’得比这一代人还长,这是肯定的。”

“茉莉花行动”号召人们每周日在中国数十个城市举行“散步”。该号召吸引了很多旁观者,但几乎没有示威人士直接现身。当局则调动了更多的警力上街,更深度地监控互联网,并有超过200人失踪或被捕。该团队称,那些被拘捕的人士没有任何一人参与了他们的行动。

因担心自己及家人可能遭到当局报复,该团队成员要求保持匿名。北京当局掌握着海外(中国)学生团体广泛的信息。该团队绝大多数成员之间也只知道彼此的网名。

他们还担心由于他们超过一半人在海外,他们的行动有可能被视为有外国撑腰的反华阴谋,而不是对中国国内真实问题的一个社会回应。

现年27岁、居住在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华哥(Hua Ge)”是该团队年纪最大的成员,是他开始招募的其他人。他说:“发起这场运动的初衷纯粹是因为国内出现的败象,而不是由什么海外的力量”。

该网络呼吁最初是叫中国“茉莉花革命”,2月17日发布在Twitter上,2月19日以匿名的形式出现在美国的中文网站博讯网(Boxun.com)。随后很快,“华哥”说他就与在国内的一名人士(“华哥”拒绝透露该名人士的身份)开创了茉莉花行动的博客网站Molihuaxingdong.blogspot.com。

“茉莉花行动”又演变成包括了针对中国各省市地域的Facebook、Twitter feed、Google社群网页,其中很多都在中国遭到屏蔽,但“华哥”称这些网站仍然具有效果,因为很多中国人知道如何翻墙突破当局的网络封锁。

来自武汉的“华哥”表示,“人们需要改变一些思考模式”,“人们真的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权利,也不知道他们要选择的未来政治模式”。

他们主要的Google社区已有超过1,200名在线用户,但不清楚其中有多少来自中国国内。该团队成员表示,他们二月份贴出的一份在线调查收到300个反馈,绝大多数来自中国大陆;该团体每天大约收到50 至100份在中国参与茉莉花行动人士的电邮。

在海外,该团体成员分布在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日本及一些其他国家。“森林智力”主管招募志愿者和维持网站运作,24岁在巴黎的在校大学生“小茉(Xiaomo音译)”负责搜集问卷回馈。在波士顿的18岁学生“Pamela Wang”将新闻报道翻成中文,并是负责管理Facebook的八名管理员之一。

“华哥”表示,在中国的八名成员包括一名网络搜索引擎专家、一名前政府雇员负责写文章,还有一些人负责网站设计。基于对这些人士的安全考虑,“华哥”拒绝提供这些人士的联系信息,也拒绝透露有关他们的更多细节。

整体而言,该团队的帖子读起来通常都巧妙地运用了讽刺幽默。例如帖子敦促人们去“散步”并“面带微笑”,而不是去示威。他们在3月1日的一份通知中说:“我们正在采用一个独特的方式来创造一种新的革命史:我们用笑声、歌声和敬意来代替枪声、炮声和飞机”。

周二,该团体发布了一个互联网安全手册,以帮助中国网民绕过封锁。该团体还发布了另一份声明,对当前的打压深表遗憾。

该团体对时局可能很快会出现改变不抱幻想,但愿意等待,凝聚力量。

“华哥”说:“一些人表示,这个运动很快就会玩完,这样的运动不会成功。在埃及和突尼斯这样的国家,人们需要3至4年的时间作准备,最终才能出现和平转型”。 “要让人们觉醒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坚持得越长,更多的人将了解情况并加入进来”。

2011年4月6日星期三

美联社独家:中国茉莉花运动背后的声音


原文:AP Exclusive: Voices behind China's protest calls


来源:美联社(AP)


发表时间:2011年4月6日


翻译:南山


汉城,韩国(美联社) - 在中国,通过互联网号召进行民主抗议活动的呼声使得专制政府有些手忙脚乱。美联社发现,在这些呼吁的背后,有一个由20名成员组成的团体。这个团体的成员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并且精通互联网。他们分布于中国内外。



在互联网上号召中国人开展和平抗议、促使执政的共产党走向民主的行为,令政府心惊胆颤。于是它发动了近年来最广泛的一次镇压活动,以防止这些抗议象在中东和北非地区一样,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严密的保安措施之下,实际的抗议活动基本没有发生。


北京王府井,警察在严加防范。AP Photo/Andy Wong, File】





美联社查到了一个在过去七个星期里发起这些呼吁的团体,从而对这个藏身于互联网匿名性背后的运动做了进一步的了解。


据这个团体的人说,他们由20位中国人组成,以年轻人为主。其中在中国国内有八名成员,另有十二人分布在其他六个国家


这个团体借用突尼斯起义中的一个短语,自称为“中国茉莉花革命发起者”。他们不是发起呼吁的唯一源头——至少还有另外四个类似团体冒出头来。这个“发起人”团体看上去具有良好的组织。其成员分工负责招募新人、管理社交网络站点和收集反馈意见。


从我们所采访的四个成员身上,可以看出他们都经历了类似的演变:他们长大后,变得不满于政府的专制统治以及中国国内广泛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突尼斯和埃及发生的起义,使他们觉得变革看起来有可能实现。


【网名为“森林智慧”的小伙子在查看他的网页。 AP Photo/Gillian Wong】





“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出生的人基本上都认定,一党专政不可能比他们这一代人活得更长。它甚至在他们有生之年就会变得难以为继。一定会如此。”这个团体的一名成员这样讲道。他的网名叫“森林智慧”(Forest Intelligence),是一个22岁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精干而语调温和。他是星期天在韩国首尔市时尚的三清洞区一间咖啡厅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讲这番话的。


尽管每个星期天在几十个城市举行示威的号召吸引了众多围观者而很少有人直接参与抗议,这些活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政府对此的回应是派出更多的警察走上街头、更深入地监测互联网,并造成超过200人被捕、被拘留或失踪。最新的动向是艺术家兼政府的批评者艾未未上周末被羁押。据这个团体称,被拘留者都没有涉及他们所呼吁的抗议。



上海抗议的群众被拘捕。AP Photo/Eugene Hoshiko, File】





该团体的成员出于但心他们或他们的家人可能成为报复对象,要求保持匿名状态。大多数成员彼此只知道对方的网名。——中国政府在海外的学生群体中建有广泛的告密人网络。


他们还担心,由于有超过一半的成员位于中国以外,他们的行动可能被视为是由外国主使的反华阴谋,而不是对国内现实问题的自然反应。


生活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古典文学研究生“华戈”(Hua Ge)说:“革命的发生纯粹是因为内政的失败,不是因为外国势力。”他是这个团体中相对年长的成员之一,今年27岁。他招集起来了其他人。


最早呼吁在中国开展“茉莉花革命”的人至今仍未露面。这个运动始于2月17日在Twitter的一个帖子,然后2月19日在一个设在美国的中文新闻网站Boxun.com又有一篇较长的呼吁文章。华戈说,它们出现后不久,他就与在中国国内的一个人(他拒绝透露那人是谁)共同发起了网站Molihuaxingdong.blogspot.com


“Molihuaxingdong”在中文里是“茉莉花行动”的意思,它包括一个Facebook网页和一个Twitter帐号,并为中国的每个省或地区建起了谷歌群。华戈说,这些网站虽然很多在中国国内被封,但它们仍然有效,因为很多中国人知道如何绕过政府的封锁。


“人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思想,”来自华中武汉市的华戈说。“他们并不真正了解他们有什么权利,或他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前途。”


他们主要的谷歌群拥有超过1200名在线用户,但其中在中国国内的人有多少还不清楚。据该团体的成员说,在二月份进行的一项网上调查曾获得过300份回应,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中国的。该团体每天收到来自中国的50到100封电子邮件。


【上海一家电影院前面的抗议场面】





除中国以外,其成员还位于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和日本等国家。“森林智慧”负责招募志愿者和维护网站。位于巴黎的24岁大学生“小莫”(Xiaomo)负责整理问卷调查的反馈。18岁的波士顿学生“帕梅拉·王”(Pamela Wang)负责将新闻稿翻译成中文,也是该团体Facebook页面的八个管理员之一。


华戈说,在中国的八个成员包括一位网上搜索引擎专家,一位前政府雇员(写手),还有人负责设计网站。出于安全考虑,他拒绝提供那些人的联系方式或透露他们的详细情况。


华戈说,该团体也曾征询过王军涛的意见。后者是著名持不同政见者,曾因在1989年天安门民运中向示威学生提建议而被判处13年徒刑。王军涛在1993年保外就医,现在住在纽约。他承认自己曾帮助过这个团体。


总的来说,该团体的帖子往往都是带有嘲讽味道的妙文。他们呼吁人们去“漫步”和“微笑”,而不是抗议。 “我们正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创造新的革命历史:我们的手段是笑声、歌声和赞美,而不是枪炮和战斗机!”3月1日发布的一份公告说。



【北京王府井。AP Photo/Ng Han Guan】





网上安全是一个主要问题。这个团体的成员彼此经常保持不断联系。上周日,“森林智慧”向美联社记者展示了他的笔记本电脑。它上面安装了一台虚拟机,也就是在计算机内的正常操作系统之内再架一个操作系统。这为防止黑客入侵而提供了额外的一层保护。


当他登录进去之后,Skype和Gmail的聊天服务不停地闪烁,说明有新的消息。“你回来了吗?”小莫写道。他接着转达了活动家兼艺术家艾未未在坐飞机到香港之前被拦下来的消息。不到一个小时后,这个消息被发布在该团体的网站上。





星期二,该团体发布了一个互联网安全手册,以帮助中国用户绕过审查。它还发表了另一份声明,谴责政府目前的镇压。它警告说,如果那些活动家在4月10日之前没有获释,他们将通过“搜索引擎优化”技术采取报复行动。这样一来,当人们搜索中国官员的名字时,搜索结果将被链接到网上有关贪污的报道上面去。


该团体并不幻想变革会很快到来,但他们愿意等待数年的时间,让变革积聚动力。


“有人说这个运动快死了,或说这个运动不会像在突尼斯和埃及那样取得成功。但那些国家用了三、四年的时间人民才准备好,然后才有一个和平的演变。”华戈说。“人民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清醒过来,所以只要我们要继续努力,就会有更多的人了解有关情况,并加入我们。”

茉莉花成员:一党专制将结束 , 美联社独家采访4核心份子

2011年 04月07日 

【陈家齐╱综合外电报导】穿着褪色的牛仔裤,拿着笔电,在南韩首尔咖啡馆现身的22岁男孩「森林智慧」(Forest Intelligence),看起来与其他南韩大学生没有两样。但是这个大男孩与其他遍布在全球十多个国家的中国年轻人,正是发起「中国茉莉花革命」的网路核心份子。 

美联社昨天发布的独家报导指出,「森林智慧」隶属的是自称为「中国茉莉花集会组织者」的团体,他们不是这场「中国茉莉花革命」唯一的网路组织,另外至少还有四个组织在动员各种和平示威,进行网路串连。美联社采访到「中国茉莉花集会组织者」的四名成员,他们受到突尼西亚与埃及民主运动的启发,希望把同样的网路革命浪潮引进中国。 

成员多为80后青年 

「森林智慧」轻声地说:「在八○年代后期与九○年代出生的中国年轻人,基本上已经认定一党专制会在他们有生之年结束,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这是肯定的。」 

「森林智慧」说,他的团体约有20人,其中8人在中国境内,另外12人与他一样遍布在国外十多个国家。 「中国茉莉花集会组织者」平均年龄很轻,另一位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花哥」(Hua Ge)住在纽约,现年27岁,是他们组织中年纪最长者。 

「花哥」在哥伦比亚大学修习的是古典学,他是整个组织的领导者,负责招募其他的组织人物。花哥生于武汉,正是一百年前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的地方。花哥以「启蒙民众、教育民众」的革命家口吻说:「人民需要改变他们的思想。他们并不清楚自己其实拥有什么样的权利,也不知道他们可以选择不一样的政治未来。」

Google为组织工具 

「森林智慧」与「花哥」以Google作为主要的组织工具,并且获得现居纽约的民运人士王军涛指导。网路成员总计可能有1300人,主要住在中国。他们透过推特、脸书,每周在网路上号召和平集会,有时是快闪示威。他们召集的「茉莉花行动」虽然实际参与者不多,却明显让中国共产党政府感到威胁,加强言论检查,并可能导致中国政府拘捕知名艺术家与异议份子艾未未。

散居各国别名互称 

他们彼此以网路别名互称,「森林智慧」说其他的核心成员散居在日、韩、法、澳、加等地。 24岁的「小默」住法国,负责汇集网路回应的讯息。 「潘美拉王」住波士顿,18岁的她负责把国际新闻翻译成中文。 

「花哥」表示,在中国的八位核心成员包括网路搜寻引擎专家、前公务员等等。他们号召出来游​​行的人「微笑」、「散步」,而非抗议。 「花哥」说:「有些人讲这个运动不会成功,但是在突尼西亚或埃及,他们花了三或四年准备,最后才成功完成政权转移。人民觉醒需要时间,所以我们继续努力,就会有更多人认清局势,加入我们。」

中国近日遭逮或失踪异议人士 


冉云飞 作家/参与签署《零八宪章》 丁矛 民运人士/担任六四民运领袖 江天勇维权律师/参与爱滋感染者维权运动 滕彪维权律师/参与多起人权案件和公益案件 郭卫东网路作家/转发「茉莉革命」讯息遭带走 李海异议人士/组织六四周年纪念活动 陈卫 民运人士/担任六四民运领袖 资料来源:《苹果》资料室


中国茉莉花革命事件簿


2011/02/20由中国匿名网友发起第一次茉莉花革命集会,号召民众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3个城市集结,上街诉求社会公平、正义、结束一党专政、新闻自由等,其中北京王府井大街一度集结上千人,与警爆冲突,至少4人被捕。 2011/02/21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称20日各地的集会至少1千人被带走或失踪。中国官方媒体英文《环球时报》轻蔑地将这场集会比喻成少数人搞的「行为艺术」。 2011/02/27第二次集会,集会地点将增至23个,大批警力在北京、上海等地戒备,民众集结失败,但爆媒体和警方冲突(图4)。其中两名台湾三立电视台记者在北京采访时被警方带走,其中一人在拉扯时受擦伤。 2011/03/06第三次集会,集会地点扩增至38处,还加上纽约、台北等境外地点。但在强大警力严控下集结失败。 2011/03/13第三次集会,集会地点扩增至38处,还加上纽约、台北等境外地点。但在强大警力严控下集结失败。 2011/03/13第四次集会,除上海集会点一度有人潮聚集外,其他集会点都相当平静。发起者在网上称,茉莉花集会将进入新阶段。 


资料来源:《苹果》资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