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4日星期一

中国领导接班制产生民主假象( 张信 )

2011年3月30日   明镜记者范方华


“我想胡锦涛在任期的最后时期不会有什么样的作为。”美国印地安那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历史学副教授张信在接受《明镜》专访时说。虽然胡锦涛在下台前料不会有太大的动作,但在他领导下的中国,正朝着更开放、国际地位更加提升的方向前进,胡锦涛所提的“和谐社会”也让中国社会得以养精蓄锐、持续发展,这些特点都将在胡锦涛的剩下任期中延续下去。 


张信为美国印地安那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历史学副教授、副院士以及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副院士,研究中国现代史、亚洲史、世界史。获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及中国文化基金。撰有《现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河南的状况与地方精英,1900-1937》一书与大量学术论文。
胡锦涛即将在2012年的十八大后,将棒子交给下一代领导人。目前普遍认为,中国领导人上任之初地位尚不稳固,因此不会出现大动作,但任期将尽时为求平安过渡,也不会做出改变。张信同样这样的说法,他对《明镜》分析,不做出改变有几个好处:首先,不会把船弄翻,第二,不会让自己的历史地位承受风险。
“在胡锦涛开始考虑自己政治遗产的情况下,冒险是不值得的,万一出现无法想像的问题,将影响到自己的历史定位,稳稳当当把权力交出去就行,因此我想胡锦涛在任期的最后时期也不会有什么样的作为。”
张信对《明镜》指出,自从邓小平把职务交给江泽民后,中国领导人已经产生新的接班人传统,但这样的转换造成了几个结果:第一,产生中国比较民主的假象,第二,让外界以为中国也有政权更替;实际上,领导人换了,但总的政治方向并没有改变。
虽然政权体制上的民主只是假象,但其他不会动摇到政体根本的部分,则展现出实质的民主。 “中国政府在各方面已经比以前开放得多,89年民运时,由于中国政府镇压学生,表面上看,社会对民主的诉求到了顶点、全盘西方化将停止,但实际上,虽然中国政府一方面持续压制任何对于民主的诉求,另一方面自己又悄悄地不断改变,因为他们感到自己不得不转型。”
全文将刊于《明镜》月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